close

<能所之心!>

”能”是就是「我能」!
”所”是「所面對的狀況」!

比如佛家術語~我以「能所之心」來參究各種事
白話文:我用我所了解的知識常識來參究各門學問

能是「我能」~我能感受,我能感覺,我能預知
我能判斷,我能決定,我能求知,我能接受、、、

「我所」~是我所接受的程度,我所判斷的層面
我所面對的狀況,我所知道的情形、、、等等!

日常我們都在用「能」、「所」
比如說~我現在面對的是一項艱鉅的工作(所)
能面對的就只有我的心,因為我能面對(能)

又比說~我現在面對老師的責備(所)
能面對這狀況的只有我(能)

又比說~面對眼前的一塊垂延欲滴的蛋糕(所)
能克制的就只有我(能)

又比如說~眼前的一千塊不屬於我(所)
我能不能克制自己的慾望就只有我的心(能)

能~就只有「能」和「不能」的問題!
所~指的是面對的狀況和境界!

在我們修行的路上,尤其是受戒後,
必須面對各種物慾橫流的情形,
所以所面對的誘惑非常多!

這時候「能」、「不能」的天人交戰
就時刻發生在我們的心中!
心念清楚明白就會發現境界(情況)非常的多之又多

平常並不覺得!那是因為「覺性」不夠強
一旦修行~就必須在各種境界及各種狀況起「覺性」
以便好斷除或該保留

像我們要「能」保持所悟到的「境界」(所)
不能留的「所」要斷除,
比如習性:偷聽、偷看、偷錢、偷人、偷偷偷、、

「能所之心」是佛家術語
白話文~就是我能面對的境界及狀況
所以要多加強佛家術語,好能看懂佛說!

又比如說~面對我能愛的人、事、物
我是否能保持一顆雪亮的心來選擇!
還要有明白的心使自己不墮因果!
所以處處是「能、所」!

修道之後,就連撿到一億元也能如如不動
那是因為”我能知的心”
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那不是我所有!
所以現如如不動的「我」!

然後「我能」把持這種貪慾不隨貪慾而去墮落
「所」面對的貪慾界即破!剎那立地成佛!

所以已經起修的我們,
要在日常生活時時面對”各個我、所”
這就能保證時時不墮落!各個境界清晰無比!
遠離我、所,是不二法門,最好修!

我李怡慧傳憬 親筆說!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a888656 的頭像
    saa888656

    saa888656的部落格

    saa8886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