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法語開示!>
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心之用
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曰格物
覺觀→覺察→覺照→覺悟!
「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心之用」
這句話是說,心本來就無善無惡,是清淨體!
是我們起心動了一念善或一念惡才變成報應
心若起念,就是心在”用”~用到善與惡
不用就回歸清淨體!禪宗稱為”本來面目”!
如果我們亂用心,心就會起雜念,變成亂亂心
一旦雜念慣了,就很難回歸清淨!
心不清淨就會雞豬鴨狗心~這是真的!
「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曰格物」
是說我們”能知的這念心”,
”知道”我們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”?
如果做壞事卻知道自己在行惡,稍有覺知
不敢行惡,就是良心未?,這叫”良知心”!
也就是人性本善!不敢行惡!
為善去惡,就是斷惡修善,格物的意思是”革除”
革除什麼?就是革除不良的習性,也是去除壞習慣!
這是起修的開始,佛家名詞~斷惡修善!
覺觀→覺察→覺照→覺悟!是一種”觀行”!怎麼觀?
就是觀照自己當下所起的一念心~~
此心是平靜心還是疾惡如仇心?
是如法心還是正確觀照心?
是平等心還是分別心?
是清淨心還是雜染愛恨心?
是存心不良心還是幸災樂禍心?
是嘲笑心還是善良慈悲心?
如果有如法”觀照”自己的起心動念
就能”覺察”自己用心正不正確?
如果發現自己的心態不對,
馬上用”覺照”照破自己的無明!
這個時候就”覺悟”自己發現或明白了一些道理!不再無明!
所以這個「覺」有順序~覺觀→覺察→覺照→覺悟!
先要「觀」,再省「察」,
再起「照」(就是光明),再明「悟」~
就能惑破無明!這是修行的一種方法~名「觀行法門」!
這種「觀行法門」用在日常生活當下很簡單起觀行!
比如說~四下無人,喜歡的東西在前
偷心正起,自己是否能馬上覺察到”自己的偷心”
一念光明照破自己這個”黑暗偷心”,
明明白白悟到”偷”是不對的行為,而急急收心!
這就戰勝了自己!這就是起修「觀行」!
救了自己法身慧命一命,因為法身慧命是”智慧”的意思
有智慧的人知道犯了偷的行為會被抓去判刑!
所以這時被自己的覺性給救了一命!
如果自己有偷懶的壞習慣心性,
能急速覺察到累世會被這個壞習慣所累~修道不精進
也就是懈怠心!
事事懈怠就事事不成就!很難有事業心和道業心!
作什麼事都高不成低不就的,是個懶人,
累世終究始終墮在輪迴裡!那只能怪自己!
修行沒這麼簡單但也沒那麼難
只要把修道當成賺錢心,就會積極賺錢,想不精進都很難!
只存乎一心而已!這是個方便法!提供你如何賺錢使自己精進!
我七祖李怡慧傳憬 親筆!